“农业双强·‘余’你共议”专题议事活动举行 焦点日报
(资料图)
“禹上稻乡种植技术已经由原来的无公害种植技术升级为绿色种植模式,建议充分发挥种子‘芯片’等科技引领效应,让好的品种和种植技术从实验室快步走到田间地头。”“种业是农业‘芯片’,种业振兴是科技强农重中之重,需要久久为功,建议针对种业从科技、农业两线合力,做好三年、五年支持计划,对持续投入种业研发的企业实行帮扶激励。”“我区将充分借助杭州市原种场、国家湖羊种质资源场等优质种业资源,发展具有余杭特色的种子芯片和种业产业,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全面强化水稻、蔬菜、茶叶、水果、竹、林木良种等新品种选育、展示、推广和应用。”……
这是近日两位余杭区人大代表吴明强、张高立和区农业“双强”行动工作专班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建中之间的对答。这场对答在余杭街道禹上稻香人大代表联络站(永安村禹上稻香体验工坊)进行。该联络站是近年余杭区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体系建设中涌现的一个“新星”,通过“稻乡沙龙”“圆桌畅聊”“草垛议事”等载体,服务城北片8个村万亩农田走出新“稻路”。
当天,在身处满目翠绿稻田间的禹上稻香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多位区、镇人大代表和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围绕“农业双强·‘余’你共议”主题,重点就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工作中的困难问题进行专题议事,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余杭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新对策、新举措。
现场,围绕种业振兴行动、农业科创高地建设、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建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要素支持保障等内容,代表们畅所欲言,直击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关节要害。
区人大代表何林海提出,退林还耕土地平整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个别地方出现树木直接埋田、平整土地高低相差数十厘米、灌溉机泵未装配到位等情况。
对此,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答复,将进一步加大农田改造提升力度,在已建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上,扩大改造提升范围,争取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加快提升耕地地力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我们将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督管理质效。”
整场活动持续了2个多小时,具体议题涉及“宜机化”改造、夯实农业“双强”资源池、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农业总部经济、降低农业用地成本、种业振兴、强化科研投入和校地合作、电商运营等方面。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大代表们对农业“双强”的全情投入,体现了促进余杭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富建设的干群共识。